08
2022
08

如厕演变史

 (原2009-10-21 00:03发表于QQ空间)

许久以前记得看一篇文章,也不谁说的:厕所反映了一处场所乃至一个国家的文明。因此在开饭店的期间,我非常重视卫生间的清洁。

前几天回家,父母在东北老家的农村。一日蹲在茅厕之上,便酝酿写一篇关于如厕的演变史来。说是“演变史”,实未经历史的广角查证,纯属个人经历所得。

挺小还穿开裆裤那会儿,这个问题相对简单。有屎意时出门后右跨一步,蹲下即可。一百多年前有个传教士所著的《中国人的特质》中提到,开裆裤这种习惯,是中国人普遍缺少社会公德心的源起。看到这句话,初时虽然有些让我不可理解,但联想到至今在大城市中,亦能经常看到随地便溺者时,我又深以为然了。

稍微长大后,具备一定的蹲力,即要去至今在农村依然可以看见的如厕之地、我们老家那儿称之为“茅楼”的地方排泄。那时此物最普遍的形态是木制,四腿,离地约二三十公分有一横梁,上铺两条可以承受一个人重量的木板,三周竖木板封闭,上有遮雨的木板或瓦片,下挖一茅坑。一般茅楼很少有在其主结构上做门,大多是在门前地带门前做L型的遮挡物,材料就地取材,苞米杆、苕条杆、枯树木等。后随着生活好转,茅楼开始转变为砖结构外墙的,大多也变成在主结构上做门。

家庭用的“茅楼”同一时间只能容纳一人。上了小学后开始在公共厕所如厕,此时分男、女、男教师、女教师四间。彼时便后清洁的主要材料还是报纸、作业纸之类的。因此有歌描述这一过程曰:前面机枪扫射,后方炮火连天,手拿机密文件,脚踏黄河两岸——真是形象至极。

高中时去同学家的楼房,开始接触坐便,即抽水马桶。这种由蹲改坐,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极不习惯,经常有便意时还要特地下楼去公厕。但数年下来,已经完全习惯,并且对于我这种如厕时间长、喜欢带本书阅读的,坐着要比蹲着省力得多——但每次还是免不了腿麻。而手纸也有专门的了,据曾看到的一篇小文章说,现在我们使用的手纸,可以直接扔到马桶里,遇水即收缩,是不会堵的。

现如今,抽水马桶大概是城市里比较普遍的罢。至于广告中便后一支水管出来冲小屁屁免了用纸甚至更高级的厕所,那都是只听说没见过的了。

« 上一篇下一篇 »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